经济指标的低迷可能给美联储带来压力,市场开始猜测美联储是否会在12月放缓加息步伐。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五次,累计加息300个基点,6月、7月、9月连续三次加息75个基点,创自1981年以来最密集加息幅度,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达到3.00%-3.25%区间。目前,市场对于11月美联储将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较为一致,但对于12月加息50个基点还是75个基点仍存较大分歧。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11月加息75个基点至3.75%-4.00%区间的概率高达93.7%;对于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概率为47.6%,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为49.5%,相较于一周前,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有所增强。
华西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孙付提出,今年美联储或仍有125个基点的加息空间,加息过程可能延续至2023年一季度,终点目标大概为4.75%-5%,至明年年末可能存在政策逆转。对于美债而言,预计今年底3个月期美债利率升至4.5%附近,10年美债利率在四季度见顶,后续将有所回落。
中金公司分析师李昭等提出,当前,美债利率定价已经明显脱离均衡价格,美国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激进紧缩,理应推高利率,但即使假设美联储加息至4.8%停止,十年期美债利率均衡价格也仅为3.2%,市场定价已经高于均衡价格接近100个基点。未来,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已成定局,经济放缓将带来通胀明显改善,美债利率大幅下行也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十年期美债利率将下行至3%,兑现时间为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
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勇认为,美债和美股后续走势需把握美国通胀拐点(即核心通胀下行)和美联储政策拐点。通胀拐点或将在2023年1-2月确认,美联储政策拐点可能要等到2023年4-5月确认,在两个拐点之间,融资条件将进一步收紧,美股将进一步下行,美债利率也将下行。明年下半年,伴随美联储货币政策转鸽,中美、美欧、美日货币政策错位修复,滞胀格局边际缓解,全球经济或迎来一波“小阳春”,利多股债资产。
随着市场对于12月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出现显著下跌,周二纽约尾盘,美元指数跌0.99%至110.88,为自10月5日以来首次失守111。非美货币普遍上涨,欧元兑美元涨0.92%报0.9965,英镑兑美元涨1.68%报1.1470。
对于欧洲而言,英国即将迎来的新首相里希·苏纳克给近期的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希望。英国前首相特拉斯上任后宣布的激进减税计划引发了英国国债市场的暴跌,英格兰银行被迫干预支撑英国债券,英国股市、英镑也大幅受挫,全球市场联动被波及,英国新首相被市场寄予了修正经济政策、恢复金融稳定的希冀。
除此之外,市场还在等待欧央行10月议息会议结果。本周四(10月27日)将迎来欧央行10月议息会议。今年9月欧央行已经加息75个基点,目前市场预期10月欧央行或将继续加息75个基点。